桂枝附子汤与桂枝加附子汤的比较

桂枝附子汤与桂枝加附子汤的比较

 

By雅2班张晓明

 

 

 

桂枝附子汤

 

 [出处]

伤寒论

 [原文]

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桂枝附子汤主之。(《金匮要略》)

 [组成]

桂枝四两(去皮) 生姜三两(切) 附子三枚(炮,去皮,破八片) 甘草二两(炙) 大枣十二枚(擘)。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金匮要略》)

 [用法]

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

 [适用症状]

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

 [方解]

1.

《注解伤寒论》:不呕不渴,里无邪也;脉得浮虚而涩,身有疼烦,知风湿但在经也。与桂枝附子汤,以散表中风湿。风在表者,散以桂枝、甘草之辛甘;湿在经者,逐以附子之辛热;姜、枣辛甘,行营卫、通津液,以和表也。

2.

《伤寒论类方》:此即桂枝去白芍加附子汤,但彼桂枝用3两,附子用1枚,以治下后脉促、胸满之症;此桂枝加1两,附子加2枚,以治风湿身疼、脉浮涩之症。一方而治病迥殊,方名亦异,分两之不可忽如此,义亦精矣。

3.

《伤寒论方解》:加桂、附,是因冲逆、恶寒、身体烦疼、四肢掣痛诸症较重的关系。桂枝、甘草与大枣同用,可以平冲逆,能治心下悸或脐下悸;桂枝、甘草与生姜同用,辛甘发散,能解表而散水气,以防水渍入胃。附子如只用1枚的小剂量,那只是为回阳设;如用到2枚或3枚之多,那便是取其温经止痛了。 

 

 在其中的单味药里

 桂枝可以发汗解肌,温经通脉,通阳化气;

 炮附子用来回阳救逆,助阳补火,散寒止痛;

 生姜的作用是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

 炙甘草可补脾和胃,益气复脉;

 大枣是用来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缓和药性。

 

本方剂由具备如下功效的药对组成

[药对]

生姜、大枣

[功效]

养脾胃和营卫。相使。

[主治]

治疗风寒感冒(入表药),胃脘不舒呕吐(入健脾药)。

[药对]

桂枝、炮附子

[功效]

温经通脉,散寒止痛。

[主治]

治疗寒凝血滞的痹证。全身疼痛,或脘腹冷痛,或经痛、闭经。

[药对]

桂枝、炙甘草

[功效]

辛甘化阳,补益心阳。相使。

[主治]

治疗心阳虚之心悸气短,其人欲两手交叉覆盖,喜按心胸部位。

 

桂枝附子汤方性: 微散微燥



桂枝加附子汤

[出处]

伤寒论

 [原文]

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伤寒论》)

 [组成]

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甘草三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伤寒杂病论)

 [用法]

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桂枝汤,今加附子。将息如前法。(现代用法: 九碗水煮成三碗,桂枝后下只煮15分钟,三餐饭后各温服一碗。)

[功用]

温经复阳。固表驱风,复阳敛液。

 [适用症状]

恶风、汗不止、小便难、四肢紧。

 [方解]

1.

本方是由桂枝汤加附子所组成,用于太阳病而兼有少阴证者。本方是治原为桂枝汤证而误行发汗,以致漏汗不止,为之耗损很多体液,患者遂起恶寒,小便淋沥而不能畅通,四肢微急,处于不能屈伸的状态。本方加朮则名为桂枝加朮附汤,加朮与茯苓则名为桂枝加苓朮附汤,可用于次列疾病:神经痛、风湿痛、虚冷症的腹痛、半身不遂、小儿麻瘅等。

2.

治桂枝汤证而发汗过度,自汗漏出,感觉恶寒,小便不利,四肢屈伸感觉僵硬者。又可应用于治疗因感冒而恶寒,发汗不止者,产后的脱汗、半身不遂、小儿麻痹、筋痉挛、神经痛、风湿痛、手足虚冷等症。

 [注意事项]

附子有毒,如果用量大于15g,宜先煎30分钟,以后每增加10g,先煎时间递增15分钟。


在其中的单味药里

 桂枝可以发汗解肌,温经通脉,通阳化气;

芍药用来养血调经,平肝止痛,敛阴止汗;

 大枣的作用是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缓和药性;

生姜可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

炙甘草是用来补脾和胃,益气复脉;

 炮附子在本方中是用来回阳救逆,助阳补火,散寒止痛。


本方剂由具备如下功效的药对组成

[药对]

桂枝、白芍

[功效]

调和营卫,解肌发表。相使。

[主治]

治疗外感风寒表虚证。

 [药对]

生姜、大枣

[功效]

养脾胃和营卫。相使。

[主治]

治疗风寒感冒(入表药),胃脘不舒呕吐(入健脾药)。

 [药对]

炮附子、白芍

[功效]

一气一血,一肾一肝,一刚一柔,一燥一润,一走一守,刚柔相济,燮理阴阳,相互制约,相互促进,调气血、理气机、调寒温、理虚实、散恶血、破坚积、开痹止痛。

[主治]

1.心痛,症属络道瘀滞,血脉不畅,受凉感寒即发者;2.胃脘痛、腹痛,症属虚寒为患者;3.胁痛,症属寒滞肝脉,络道瘀阻,胁肋疼痛,肝脾肿大者;4.痛经,症属寒滞,胞宫经血不畅,经前腹痛,经至痛减,经色紫暗,夹杂血块;5.痹证,症属寒湿为患者。

 [药对]

桂枝、炮附子

[功效]

温经通脉,散寒止痛。

[主治]

治疗寒凝血滞的痹证。全身疼痛,或脘腹冷痛,或经痛、闭经。

[药对]

白芍、炙甘草

[功效]

酸甘化阴,养血敛阴。

[主治]

治疗阴血不足之筋脉拘急及腹痛。

[药对]

桂枝、炙甘草

[功效]

辛甘化阳,补益心阳。相使。

[主治]

治疗心阳虚之心悸气短,其人欲两手交叉覆盖,喜按心胸部位。


桂枝加附子汤方性: 微收微润


暂无回复

请在登录后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