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五个 泻心汤之比较
by雅1班 何怀情 20210826
1.
大黃黃連瀉心湯
黃連 1 大黃2
2.
附子瀉心湯
黃連 1 黃芩 1 大黃2 附子3
3.
甘草瀉心湯
黃連 1 黃芩 3 甘草 3 乾薑 3 半夏 3大棗12
4.
半夏瀉心湯
黃連1 黃芩 3 甘草3 乾薑 3半夏 3 大棗 12 人參3
5.
生薑瀉心湯
黃連1 黃芩 3 甘草3 乾薑1 半夏 3 大棗12 人參3 生薑4
一、书中原文:
1心下痞,按之濡,其脈關上浮者,大黃黃連瀉心湯主之。
2心下痞,而復惡寒汗出者,附子瀉心湯主之。
3但滿而不痛者,此為痞,柴胡不中與之,宜半夏瀉心湯。
4 傷寒汗出,解之後,胃中不和,心下痞鞕,乾噫食臭,脇下有水氣,腹中雷鳴,下利者,生薑瀉心湯主之。
5傷寒中風,醫反下之,其人下利,日數十行,穀不化,腹中雷鳴,心下痞鞕而滿,乾嘔,心煩不得安。醫見心下痞,謂病不盡,復下之,其痞益甚,此非結熱,但以胃中虛,客氣上逆,故使鞕也,甘草瀉心湯主之。
二、解析
泻心汤主要治疗心下痞的。病發於陰,而反下之,因作痞也。泻心汤是因为桂枝汤症误下引发的肠胃疾病,满而不痛,常感觉胃里面胀胀的但是不痛。泻心汤的组成有葛根黄芩黄连汤和小柴胡汤合方的思路。在西医看就是肠胃炎症,故用黄芩黄连消炎。邪气由表到里,由卫气到营,寒热并结于胃肠,引发中焦不和。五个泻心汤是病情逐渐恶化的过程。
1大黃黃連瀉心湯 以酒大黄为主药,因为胃有火,血分热,故要用酒大黄黄连去除胃火,上交血里火毒就会消除。关脉就不浮了。这里大黄不是要去宿便的。
2附子瀉心湯 以附子为主药是因为多汗又怕冷,表阳虚了,用炮附子固表阳。大黄黄芩黄连合用是因为血分火气很大,胃肠炎症明显,燥热,舌黄,小便黄。
3半夏泻心汤主药是半夏,必有呕吐,下利和肠鸣。黄连解血分中热毒, 黄芩解肝胆三焦的热毒。二者共同去除肠胃里脏水,与干姜何用苦温化湿。甘草干姜提振脾胃阳气,恢复肠胃功能。半夏止呕。人参大枣补充胃液。
4生薑瀉心湯主药生姜,去除肠胃寒水。肠胃里有咕噜咕噜的水声就对了。嗳气,口臭,肠鸣,下利,拉稀水多。是热痢,拉出的水很臭。故用黄芩黄连去湿热,甘草干姜恢复胃动力。人参大枣补充胃液。
5甘草瀉心湯主药是炙甘草,用来补胃虚。有嗳气,但是没有臭味。半夏,黄连黄芩把寒水排掉,干姜恢复胃阳,重用炙甘草,同大枣一起补足胃里的津液。
因为下利太过,胃阳大虚,已经完谷不化了,吃什么拉什么。
暂无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