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课前作业

温胆汤和生脉饮...

by郝东杰


温胆汤:柴胡6g 竹茹9g 桔梗9g 枳实9g 黄连3g 党参3g 陈皮4g 半夏4g 茯苓4g 香附4g 甘草1g 生姜3g 大枣1g

生脉饮:人参 麦门冬 五味子 

桂枝汤:桂枝、芍药、甘草、大枣、生姜

归脾汤:白术、人参、黄芪、当归、甘草、茯苓、远志、酸枣仁、木香、龙眼肉、生姜、大枣

小柴胡汤:大枣,半夏,黄芩,柴胡,生姜,人参,炙甘草

柴胡桂枝汤:柴胡 赤芍 黄芩 人参 甘草 半夏 生姜 大枣 配桂枝

四逆散:柴胡 枳壳 赤芍 甘草

四物汤:当归、川芎、白芍、熟地黄

桃红四物汤:当归 川芎 赤芍 生地 加桃仁 红花 

血府逐瘀汤:加柴胡 桔梗 枳壳 牛膝 大便不畅通加大黄

增液汤加减:元参10g、麦冬(连心)10g、细生地15g、木香1g、砂仁3g、夜交藤15g

一贯煎:沙参、麦冬、当归 生地 枸杞子少用 有内热 川楝子

百合生地汤:百合15g、生地黄15g《金匮要略》

交泰丸:黄连 肉桂 10:1《韩氏医通》


方剂区别分析:

养血宁心 温胆安神:归脾汤 生脉饮 温胆汤 小柴胡汤 加减方

温胆汤 去痰浊 消除思虑、情绪压抑、焦虑紧张、思则气结所形成的气与水液代谢的停滞导致神识不清

小柴胡汤 畅通水陆 隐忍不得发 肝郁不达 有热 忽冷忽热 口苦 咽干 头眩

归脾汤或生脉饮 过度消耗补充体力 倦怠乏力 心慌气短 面色萎黄 

人参 味甘大补元气扶正气 五味子 壮精神 益阴液 酸甘化阴 枸杞子 偏热 养肝阴 生地 养阴补血

桔梗 枳壳 理气一升一降 川芎 牛膝一升一降 川芎上达头目 下达血海 怀牛膝引药下行 木香 砂仁行脾 滋阴而不腻 

百合生地汤 一贯煎 增液汤 阴虚内热 黄连入心 肉桂入肾 黄连清心火 肉桂引火下行 

下焦过于寒凉 上焦有热 肚子凉 脚凉 失眠 心烦 手心热 口腔溃疡 黄连 黄柏各3g 肉桂10g温下元 清上焦热

暂时分析不出来太多区别,我经常喝的是以温胆汤和生脉饮为主的加减合方,是捋着笔记对应自己的症状排列下来的,纸上谈兵的阶段,模糊的轮廓,还不太能连起来分析,请林医师理解。


暂无回复

请在登录后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