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课前作业

桂枝汤与温经汤对比

 

一、桂枝汤:桂枝,芍药、炙甘草,生姜、红枣

发热、头痛、汗出、恶风等;寸脉阳,尺脉为阴,阳浮而阴弱。轻取即得。阳浮者热自发。桂枝辛温,可以发汗解肌,温经通脉,通阳化气;芍药酸寒解痉, 芍药用来养血调经,平肝止痛,敛阴止汗;甘草甘味,解百毒,补气津液,炙甘草的作用是补脾和胃,益气复脉;生姜建议是云南小黄姜,其他地方量适当大一些生姜可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大枣是用来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缓和药性。

 

二、温经汤:

温经散寒,养血祛瘀。冲任虚寒,瘀血阻滞证。漏下不止,月经不调,或前或后,或逾期不止,或一月再行,或经停不至,而见傍晚发热,手心烦热,少腹里急,腹满。亦治妇人宫冷,久不受孕。

1、在桂枝汤基础上去掉大枣,其中桂枝汤温通心阳、散寒逐瘀。加人参补气。

2、加上当归川芎阿胶,相当于在四物汤中去地黄而用阿胶,用阿胶,阿胶补血浆。当归将组织液加到血管中,增加芍药合营的力量,当归芍药是对药。 川芎能够把血通行之力,行血直达头顶。女人以血为本,在桂枝汤基础上,加上补血的药。

3、丹皮,吴茱萸:化瘀血。吴茱萸,辛温并且苦寒。破沉年阴寒,入肝经,把血中的沉年阴寒化开,通过辛温化开,不让血冲上过度,用苦寒降下来,温肝暖肝又不燥。

4、麦冬是降肺气,半夏降胃气。 把胃和肠粘模的痰浊收出来,通过大肠排出来,半夏和生姜,小半夏汤,是降逆止呕。 麦门冬汤降肺气。金能生水,肾主水,通过 降肺气的作用,达到补肾水的目的,藏起来,金生丽水。改善下肢的微循环。把子宫部分的血温起来。

 

    比药性与对药方面分析,方中的麦门冬、当归、人参、阿胶有滋润、强壮的功効;当归、白芍、川芎、阿胶功能补血与止血;半夏配同麦门冬,治气上冲;桂枝、生姜、吴茱萸能使新陈代谢趋于旺盛,并去寒冷;牡丹皮与桂枝相配合而治瘀血;甘草则调整这些药物的作用。方中当归、白芍、川芎治血虚贫血;吴茱萸、生姜、桂枝散寒温体;阿胶、麦门冬润血燥;人参、甘草补气虚;半夏止呕逆,牡丹皮去瘀血;诸药配合,共臻温经袪寒,养血补虚之功。

温经汤在桂枝汤基础上,补血,补气, 气血双补 ,血改善,去沉寒,暖肝,暖下焦,去沉寒。去瘀血。

 

 


暂无回复

请在登录后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