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味地黄丸类的比较

六味地黄丸类的比较

第三课课前作业       217雅5班 李波

 

1、六味地黄丸

组成:熟地黄 山药 山茱萸 牡丹皮 泽泻 茯苓

记忆:地八山山四,丹泽茯苓三

功效:熟地甘温补肾,补血滋阴,益精填髓;山药甘平补脾,益气养阴,补脾肺肾,固精止遗;山茱萸酸温补肝,补益肝肾,收敛固涩;

丹皮苦寒泄肝,清热凉血,活血散瘀;泽泻淡寒泄肾,利水渗湿,泄热;茯苓甘淡泄脾,利水渗湿,健脾安神。

主治:肾阴不足,阴虚火旺


2、都气丸

组成:六味地黄丸+ 五味子

功效:五味酸温补肺肾,敛肺滋肾,生津敛汗,涩精止泻,宁心安神

功用:滋肾纳气

主治:肾阴虚气喘,呃逆之证


3、杞菊地黄丸

组成:六味地黄丸+ 枸杞 菊花

功效:枸杞甘平,补肝肾,明目,润肺;菊花苦寒,发散风热,清肝明目,平抑肝阳,清热解毒。

功用:滋肾养肝

主治:肝肾阴虚而致两眼昏花,视物不明,或眼睛干涩,迎风流泪。


4、麦味地黄丸

组成:都气丸+ 麦冬

功效:麦冬甘寒,养阴润肺,益胃生津,清心除烦;

功用:肺肾阴虚所致的肺痨、咳喘。

主治:肺肾阴虚,咳嗽喘逆,潮热盗汗。


5、知柏地黄丸

组成:六味地黄丸+ 知母 黄柏

功效:知母苦寒,清热泻火,滋阴润燥;黄柏苦寒,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功用:肝肾阴虚火旺造成的烦躁


6、左归丸

组成:熟地黄 山药 山茱萸 枸杞子 牛膝 菟丝子 鹿茸 醋龟甲

功效:菟丝甘温,补肾固精,养肝明目,止泻安胎;鹿茸咸温,壮肾阳,益精血,强筋骨,调冲任,固带脉;龟甲咸寒,滋阴潜阳,固精止血、益肾健骨、养血补心。

功用:滋阴补肾

主治:真阴不足。头晕目眩,腰酸腿软,遗精滑泄,自汗盗汗,口燥咽干渴欲饮水。


7、右归丸

组成:熟地黄 山药 山茱萸 杜仲 枸杞子 菟丝子 鹿茸 肉桂 附子(炮) 当归

功效:杜仲甘温,补肝肾,强筋骨,安胎;当归辛温,补血活血,调经止血,润肠。

功用:久病阳衰腰酸神疲,畏寒肢冷、阳痿滑精或带浊便溏


8、八味地黄丸 (肾气丸、桂附地黄丸)

组成:六味地黄丸+ 肉桂 附子(炮)

功效:肉桂---补火助阳,散寒止痛,温经通脉;附子----回阳救逆,助阳补火,散寒止痛

功用:肾阴阳两虚

主治:小便频数,夜尿多,手脚逆冷


9、十味地黄丸 (济生肾气丸、牛车地黄丸)

组成:八味地黄丸+车前子 牛膝

功效:车前苦寒,利尿通淋,渗湿止泻,清肝明目,清肺化痰;牛膝甘平活血通经,补肝肾,强筋骨,引火(血)下行,利尿通淋;

功用:双脚无力,下肢犹寒

方剂区别分析:

10、还少丹

组成:熟地黄 山药 山茱萸 茯苓 五味子 杜仲 枸杞子 巴戟天 肉苁蓉 远志 小茴香 石菖蒲 大枣 菟丝子 鹿茸 肉桂 附子(炮) 牛膝

功效: 巴戟辛温,壮肾阳,益精血,强筋骨,祛风湿; 苁蓉咸温,补肾阳,益精血,润肠; 远志 辛温,宁心安神,祛痰开窍,消散痈肿; 茴香 辛温,散寒止痛,理气和中; 菖蒲辛温,开窍凝神,化湿和胃; 大枣甘温,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缓和药性。

主治:未老先衰腰膝痠软,神疲失眠、遗精频尿

方剂区别分析:

六味地黄丸减丹皮、泽泻两味药,加五味子、杜仲、枸杞子、巴戟天 肉苁蓉 远志 小茴香 石菖蒲 大枣 菟丝子 鹿茸 肉桂 附子(炮) 牛膝十四味药组成了还少丹,;八味地黄丸功能主要是温阳下焦,补益肾阳。临床上针未老先衰腰膝痠软,神疲失眠、遗精频尿效果显著。而六味地黄丸适用于阴虚、盗汗,小儿可常用,因配方中有补有泄故此补益药可以长期使用。

暂无回复

请在登录后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