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经闭论
《万病回春》
妇人壮盛经闭者,此血实气滞,宜专攻也。
妇人虚弱经闭者,此血脉枯竭,宜补,经自通也。
妇女经闭有积块者,宜养血破积也。
《寿世保元》
丹溪曰:经候有枯闭不通者,有不及期与过期者,有妄行者,有色紫黑及淡者,有成块者,有作痛者,夫经不通。或因堕胎,及多产伤血,或因久患潮热消血,或因久发盗汗耗血,或因脾胃不和,饮食少进,而不生血,或因痢疾下血。治宜生血补血,除热调胃之剂,随病用之。或因七情伤心,心气停结,故血闭而不行。宜调心气,通心经,使生血而经自行矣。
《种杏仙方》
月水缘何久不通,盖因血少血凝壅。或补或泻兼调气,慎勿巴黄一样攻。
治妇人经血逆行,或血晕,或吐血,或咳血。用韭菜,捣汁服之。
《古今医鉴》
夫经水阴血也,属冲任二脉,主上为乳汁,下为月水。其为患有因脾虚而不能生血者,有因脾郁伤而血耗损者,有因胃火而血销烁者,有因脾胃损而血少者,有因劳伤身而血少者,有因怒伤肝而血少者,有因肾水不能生肝而血少者。有因肺气虚不能行血而闭者。
治疗之法:若脾虚而不能行者,调而补之;脾郁而不行者,解而补之;胃火而不行者,清而补之;脾胃损而不行者,调而补之;劳伤心血而不行者,静而补之;肺气虚而不行者,补脾胃;肾水虚而不行者,补肾肝。
经云:损其肺者,益其气;损其心者,调其荣卫;损其脾者,调其饮食,适其寒温;损其肝者缓其中;损其肾者,益其精。审而治之,庶无误矣。
丹溪曰:经闭不通,或因堕胎,及多产伤血,或因久患潮热烁血,或因久出盗汗耗血,或因脾胃不和,饮食少进,而不生血。治宜生血补血,除热调胃之剂,随证用之。或因七情伤心,心气留结,故血闭而不行,宜调心气,通心经,使血生而经自行矣。
节斋曰:经脉不通,多有脾胃损伤而致者,不可便认作经闭血死,轻用通经破血之药。遇有此证,便须审其脾胃如何。若因饮食劳倦,损伤脾胃,少食恶食,泄泻疼痛,或因误服汗下攻克之药,伤其中气,以致血少而不行者,只宜补养脾胃,用白术、伏苓、芍药为臣,使以黄耆、甘草、陈皮、麦芽、当归、柴胡等药。脾旺则能生血,而经自行矣。又有饮食积滞,致使脾胃者,亦宜消积补脾。若脾胃无病,果有血块凝结,方宜行血通经。
《云林神彀》
经水久不通,虚实不相同,虚弱宜专补,壮盛要兼攻。
二、脉证
《寿世保元》
女人尺脉常胜,而右手脉大,皆其常也。若肾脉微涩,或浮或滑,而断绝不匀,或肝脉沉而急,皆经闭不调之候也。
三、方剂
《万病回春》
1、【通经丸】治经闭并干血气。
斑蝥(二十个,糯米炒) 大黄(五钱) 桃仁(四十九个)
上为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空心,酒下五七丸;甚者十五丸。如血枯经闭者,四物汤送下。
2、【通经甘露丸】治妇人经血不通,崩漏肠风,赤白带下,血气五淋,产后积血,男女五劳七伤及小儿骨蒸劳热,夫妇阴血阳精不交,诸疾神效。
大黄(四两,用头红花四两,入水取汁浸一日,不用红花;四两,童便入盐二钱,浸一日取出晒乾,不用童便;四两,用好酒浸一日,令软,切片如杏核大,晒乾,入巴豆,去皮,三十五粒,同炒黄色,去巴豆不用;四两,用当归四两,入淡醋浸一日,晒乾,不用当归) 上四分共合一处,入南木香二两、百草霜五钱,共为细末,以当归、醋红花水煮米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四十丸,空心温酒下。
3、【反经丸】治妇人经闭不通,不论新久。
乳香 没药 孩儿茶 巴豆(去壳) 葱白(各五分) 斑蝥(五个)
上为末,共捣为丸,绵裹三层,系放筒上,将线繫住,送入阴户内三四寸许,俟一主香时,经水即下。
4、【一粒仙丹】治妇人干血痨,并赤白带下,种子如神。
巴豆(一百二十个,去壳,用新砖一块,将豆纸包放砖上,捶去油,令淨如面白,方好用) 斑蝥(六十个,去翅足为末) 穿山甲(五钱,油煎过,为末) 皂角(一两,刮粗皮,火炮为末) 苦葶苈(末,一两) 大黄(末,一两)
上合一处,以枣煮,去皮、核,丸药如弹子大。用绵茧张开裹药在内,穿入三寸竹简上,头后仍留系二三寸余,挽一转,不令药气出外。用时先以温水洗阴内,令洁淨拭乾;却以葱汁浸湿药头,送入子宫极深处整一日一夜取出,药不用。此药用后,少间耳,冷气下行,发寒发热如伤寒之状不怕,饮食任意食用无妨,半日即通,或鲜血,或死血,一切恶物悉下。忌生冷发物。自此,子宫和暖而交构则有孕矣。
5、【通经调气汤】治妇人经闭虚弱者。
当归(酒洗) 川芎 白芍(酒炒) 生地黄(酒浸) 香附(童便炒,各一两) 牡丹皮(八钱) 柴胡(六钱) 黄柏(酒炒) 知母(酒、童便炒,八钱) 黄芩(酒炒,六钱) 牛膝(去芦酒洗,八钱) 桃仁 红花(二味量入)
上锉作十剂,水煎,空心一服,临卧一服。
6、【牡丹皮汤】治室女经闭,咳嗽发热。
牡丹皮(一钱半) 当归(一钱半) 川芎(八分) 白芍 生地黄 陈皮 白术 香附(各一钱) 柴胡 黄芩(各一钱) 甘草(四分)
上锉一剂,水煎服。
7、【养真汤】治妇人经闭不通,脐下一块,已经三载,颜色如故,百药无功。服此数剂经行,又投数服而块消矣。
当归(酒洗) 川芎 白芍(酒炒) 益母草 香附(酒、醋、米泔、童便同浸,炒) 熟地黄(薑汁炒) 山茱萸(去核) 白伏苓(去皮) 栀子(炒) 小茴(酒炒) 陈皮(各等分)
上锉六剂,水煎服尽。经通后,此作丸服。
六味地黄 治妇女经闭发热或咳嗽等症。
妇人半虚半实经闭者,宜攻补兼施也。
8、【通经汤】治妇女经闭者。
当归 川芎 白芍 生地黄 大黄 官桂 厚朴 织壳 织实 黄芩 苏木 红花 乌梅
上锉一剂,薑枣煎服。
9、【调经养血丸】治妇女经脉不行或不调,或前或后,赤白带下,久不成孕。服此有孕,任服。
香附(十二两,酒、醋、盐汤、童便各浸三日,取出,炒) 当归(酒洗) 白芍(酒炒。各二两) 川芎(一两) 生地黄(酒洗,二两) 伏苓(去皮) 白芝(一两) 牡丹皮(酒洗,二两) 乾薑(炒,一两) 肉桂(一两) 红花(一两) 桃仁(泡去皮、一两) 玄胡索(六钱) 没药(一两) 半夏(香油炒,一两) 甘草(蛤粉炒成珠,一两) 小茴(炒,三钱) 我术(煨,醋炒,五钱) 阿胶(炙,五钱)
上为末,醋糊丸。每服八十丸,空心,白汤、黄酒任下。
10、【四物调经汤】治妇女或十五六岁经脉不行,日夜生寒热, 手足麻痹,饮食少进,头痛恶心呕吐,腹中忽然结一块。冲动痛者宜。此误食生冷感而致也。
当归(酒洗) 川芎 白芍(酒炒) 柴胡 织壳(去穰麸炒。各八分) 黄芩 熟地黄(酒浸) 陈皮 我术(醋炒) 三稜(醋炒) 白术(去芦) 白芝 小茴(盐水炒) 玄胡索(各五分) 香附(童便炒,一钱二分) 青皮(麸炒) 砂仁 红花 甘草(各四分)
上锉一剂,生薑三片、葱白三根,水煎温服。若有块不通,须与调经丸间服;遍身疼痛加羌活、独活;咳嗽加杏仁、五味子各五分;肚痛加炒干漆七分,疟疾加草果、常山;泄泻去织壳,加肉蔻。
11、【调经丸】
当归(酒洗,二两) 川芎 熟地黄(薑汁炒) 青皮(麸炒) 陈皮 织壳(去瓤炒) 白术(去芦) 厚朴(薑汁炒) 小茴香(炒) 艾叶(去筋,各一两) 香附(醋炒,五两) 三稜(煨醋炒) 我术(煨醋炒) 砂仁 白芝 牛膝(去芦,酒洗) 玄胡索(各一两) 粉草 琥珀(各五钱,另研入)
上为末,醋打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八九十丸,米汤下,酒亦可。若肚痛加苍术、白术。
12、妇人经通之后,宜调理之剂也。加减【四物汤】加香附、陈皮之类。(方见补益。)
13、【滋阴百补丸】治女人劳伤,气血不足,阴阳不和,乍寒乍热、心腹疼痛、不思饮食、尩羸乏力。
香附(一斤,炒去毛,分四制,酒、醋、盐汤、童便各浸四两,俱炒焙干) 益母草(八两,捣末) 当归(六两,酒浸) 熟地黄(酒洗) 白术(去芦,各四两) 人参(去芦) 伏苓(去皮) 玄胡索(各二两) 白芍(三两,炒) 甘草(炙,一两) 川芎(二两)
上为末,炼蜜丸,梧桐子大。每服六十丸,空心,宿砂汤下,或酒、醋、白滚水任下。
14、一妇人胃气素弱,为哭母,吐血咳嗽、盗汗发热、经水三月不行。余以为悲则伤肺,思则伤脾,遂朝服补中益气汤(方见补益)加桔梗、贝母、知母;夕用归脾汤(方见健忘)服六味丸而愈(方见补益。)
15、一妇人久患疟疾,作则经不行,形虚脉大、头痛懒食、大便泄泻、小便淋沥、口乾唇裂、内热腹胀,盖由久疟,正气已虚,阴火独旺。用补中益气汤治之寻愈。唯不时头痛,乃加蔓荆子而痛止;又兼六味地黄丸而经行。(方见补益。)
16、魏宪副宠夫人,患逆经吐血不止。予诊六脉微涩有力,此血虚火盛也。以四物去熟地、用生地共一两,加酒蒸大黄一两同煎,入童便服之。服后,血止经通矣。
17、徐宪副宠夫人,患经闭,人皆拟有孕。乃七八个月渐觉黄瘦,腹中左右有块如鼓,发热面赤,不思饮食。余诊六脉微涩,此血枯气郁也。以四物汤加香附、牡丹皮、白术之类十数服,又加桃仁、红花又数服,方与四炒织壳丸,不三四服,打下血块若许,始愈。
《寿世保元》
1、【清热通经汤】一治妇女经闭。不论虚实、寒热、新久。即服此方,殊多功效。
当归(酒洗一钱) 川芎(一钱) 白芍(酒炒一钱) 生地黄(一钱半) 大黄(七分) 官桂(四分) 厚朴(姜炒八分) 织壳(麸炒一钱) 苏木(一钱) 织实(麸炒一钱) 黄芩(一钱) 红花(五分) 乌梅(一个) 桃仁(去皮尖十个)
上锉。生姜三片。水煎。空心。热服。不数剂而奏效。
2、【归术破症汤】一论妇女经水不通。腹中结块。症瘕攻注刺痛。宜服。
归尾(酒洗) 赤芍 白芍 青皮(各一钱) 三稜(醋炒一钱) 我术(醋炒一钱) 香附(醋炒一钱半) 乌药(七分) 官桂 苏木 红花(各五分)
上锉一剂。水煎。入酒一盏。空心服。
3、【养血调经丸】
一论妇女经闭。一二年不通。脐左下一块如碗口大。间或吐血或便血。发热咳嗽。吐痰盗汗等症。宜
当归(酒洗二两) 川芎(一两) 熟地黄(四两) 山茱萸(酒炒去核二两) 怀山药(二两)生地黄(酒洗二两) 益母草(二两) 白芍(酒炒二两) 牡丹皮(一两) 白伏苓(去皮一两五钱)栀子仁(炒一两五钱) 香附米(酒炒二两) 泽泻(一两五钱) 陈皮(一两五钱)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子大。每服三钱。空心。淡姜汤送下。
4、一治妇人血瘕作痛。脐下胀满。或月经不行。发热体倦。
当归(八分) 桂心(六分) 元胡索(炒四分) 白芍(酒炒六分) 血竭(六分) 蒲黄(六分)
上为末。每服二钱。空心。酒调下。
5、【消积通经丸】
香附米(醋炒十两) 艾叶(醋炒二两) 当归(酒洗二两) 川芎(一两) 赤芍(一两) 生地黄(二两) 桃仁(去皮一两) 红花(酒洗一两) 三稜(醋炒一两) 莪术(醋炒一两) 干漆(炒一两)
上为细末。醋糊为丸。如梧子大。每服八十丸。临卧。淡盐汤送下。
6、一治妇女月经不通。鼻衄出血不止。(侍郎张玉阳传)
当归(一钱半) 川芎(一钱) 白芍(一钱半) 生地黄(一钱半) 知母(一钱) 黄柏(盐水炒一钱二分) 桃仁(去皮尖一钱) 红花(一钱) 牡丹皮(一钱) 茅根 侧柏叶(各二钱) 大黄(以红花苏木茜根煎酒煮大黄一日取出晒干三钱)
上锉一剂。水煎。空心服。
7、一治室女经水不行。翰林张明宇传。
当归 川芎 赤芍 生地黄 荆芥穗 织壳(麸炒各一钱) 马鞭草(一钱半) 牡丹皮 川牛膝 生蒲黄(各五分) 桂心(三分) 乌梅(二分)
上锉一剂。水煎服。日二剂。过期不行。加泽兰叶。
8、【养血通经汤】一治室女经闭。咳嗽发热。属虚弱者。宜
牡丹皮 当归(各一钱五分) 白芍 陈皮 白术(去芦) 香附(各一钱) 川芎(七分) 柴胡(七分) 黄芩(七分) 甘草(四分) 生地黄(一钱)
上锉一剂。水煎。空心。热服。
9、【通经调气汤】治症同前。
当归(酒洗) 川芎 白芍(酒炒) 生地黄 香附米(童便炒各一两) 牡丹皮(八钱) 柴胡(三钱) 黄柏(酒浸炒六钱) 知母(童便炒八钱) 牛膝(酒洗八钱) 桃仁(去皮尖) 红花(二味量加)
上锉十剂。水煎。空心一服。食远一服。
10、【下取通经丸】治妇人经闭不通。不论新久。下取良法。
乳香 没药 孩儿茶 巴豆(去壳) 血竭 葱白(各五分) 斑蝥(五个)
上为末。共捣为丸。绵裹三层。系放筒口。上将线捆住。送入阴户内三四寸许。俟一炷香。经水即下。
11、一治妇人胃气虚素弱。为哭母吐血咳嗽。发热盗汗。经水不行。此乃悲则伤肺。以【补中益气汤加桔梗、贝母】。兼进【六味丸】。
12、一妇人经闭八月。肚腹渐大。面色或青或黄。用胎症之药。不应。余诊视之曰。面青脉涩。寒热往来。肝经脉病也。此郁怒伤脾肝之症。非胎也。不信。仍用【治胎散】。不应。余用【加味归脾】【逍遥】之药各三十馀剂。诸症稍愈。彼欲速效。别服【通经丸】药一服。下血昏愦。自汗恶寒。手足俱冷。呕吐不食。余用人参、炮姜。二剂渐愈。又用【十全大补汤】五十帖而愈。
13、一妇人久患疟。形体怯弱。内热晡热。自汗盗汗。饮食少思。月事不行。或用通经丸。虚症悉具。此因虚而致疟。因疟以闭经也。用补中益气汤及六味地黄丸。疟愈经行。
14、一妇人性沉多虑。月经不行。胸满食少。或作胀。或吐酸。余以中气虚寒。用【补中益气汤】加砂仁、香附、煨姜一帖。而胸膈和。饮食进。更加六君。加川芎、归贝、桔梗、生姜、大枣。数剂。脾胃健而经自调矣。
15、一妇人素有胃火。或用【清胃散】而安。后因劳役。燥渴内热。肌肉消瘦。月经不行。此胃火消烁阴血。用【逍遥散】加牡丹皮、炒栀子以清胃热。用【八珍汤】加伏苓、远志以养脾。而经自行矣。
【补中益气汤】(方见内伤) 【六味丸】(方见补益) 【十全大补汤】(方见补益) 【逍遥散】(方见妇人虚劳) 【六君子汤】 【八珍汤】
《种杏仙方》
1、治室女经闭不通。用雄鼠粪(一头尖者是),烧存性,为末。每一钱,空心温酒调下。
2、治妇女经闭不通。用托盘科一两,归尾、赤芍、桃仁各一钱,红花五分,黄酒煎,空心服,汗出至足为效。
3、治经闭并乾血气。用斑蝥二十个,糯米炒,大黄五钱,桃仁四十九个,炒为末,酒糊丸如梧桐子大,空心酒下五七丸,甚者十五丸。如血枯经闭者,用四物汤送下。
4、治妇人经闭不通,咳嗽发热,面红,虚劳盗汗,痰喘,用滋补之药不效,危困之甚。用大黄(酒拌,九蒸九晒)四两,血竭、没药各五钱,为末,水丸。每五七十丸,用四物汤加红花煎汤送下。
5、治妇女月经不通。用生蒲黄三钱,乾漆(炒,为末)三钱,共六钱,红花煎酒调服,立通。
《鲁府禁方》
1、治妇人经脉不通方
大黄(二两,麵包烧熟) 头红花(二两) 肉桂(一两,去粗皮) 吴茱萸(一两,炒) 当归(一两,酒洗,炒)
上五味为细末,每服二三钱,好黄酒调下,量人虚实加减。一方加香附米一两,我术、槟榔各五钱,尤佳。
2、治妇人干血气
海金沙(二钱) 穿山甲(一钱) 大附子(二钱) 皂角(二钱) 苦丁香(二钱) 巴豆(一钱半,生用) 麝香(一分) 红花(二钱五分) 桃头(七个) 葱白(三枝) 丁香(二钱)上共为末,丸如弹子,丝包入内用。每药三分,加麝半分。
3、【万化膏】治日久经闭不行,神效。
真香油(一小酒杯) 蜂蜜(一小酒杯)
上共合一处,瓷碗内盛之,重汤煮一炷香,空心热服即通。
4、【养血调经丸】治妇人经闭,或二三年不通者,脐左下一块如碗大,间或吐血或便血,余无恙。此血虚气盛脾弱郁,用后二方一消一补,即效。
当归(酒洗,二两) 南芎(一两) 白芍(酒炒,二两) 熟地(四两) 山茱萸(酒蒸,去核,二两) 白伏苓(去皮,一两半) 山药(二两) 牡丹皮(一两半) 泽泻(一两半) 栀子(炒,一两半) 益母草(二两) 生地(酒洗,二两) 香附(醋炒,二两) 陈皮(一两半)
上为末,炼蜜为丸,梧子大。每服三钱,空心淡薑汤下。
5、【消积通经丸】
南香附(醋炒,十两) 艾叶(醋炒,二两) 当归(酒洗,二两) 南芎(一两) 赤芍(一两) 生地(二两) 桃仁(去皮,一两) 红花(酒洗,一两) 三菱(醋炒,一两) 莪术(醋炒,一两) 干漆(炒,一两)
上为细末,醋糊为丸,如梧子大。每服八十丸,临卧淡醋汤下。
《古今医鉴》
1、【通经汤】(刘近川方)
当归 川芎 白芍 生地 大黄 官桂 厚朴 织壳 织实 黄芩 苏木 红花 乌梅(一个) 生姜(三片) 枣(一枚)水煎温服。
2、【二黄散】(秘方) 治妇人室女经脉不通,服之如神。
大黄(烧,存性) 生地黄(各三钱)
上为末,作一服,空心好酒调下。
3、【通经散】(方上异人传)
斑蝥(去头、足) 大黄(酒浸,三钱) 藿香(少许)
上斑蝥量疾远近轻重用之。如一年,壮者,用七八个,每服七八分;弱者,五六个,每服五六分。如五六个月,壮者,五六个,每服五六分;弱者,四五个,每服四五分。俱为末,未服之先,以热水嗽口令淨,即食枣三四枚,将药用温酒一钟调服,再食枣三四枚,静卧勿令人搅扰。待腹疼二三阵,其经即行。如腹不疼,再进一服,立通。忌气恼、生冷油腻,后服平胃散,以复胃气也。
4、【神应丹】(秘方)〔批〕(按此方治经闭属实热者) 治妇人经脉不行,五心烦热,口燥咽乾,颊赤心怯,潮热,胸膈不利,减食多渴,咳嗽,唾稠痰。
大黄(二两,腊二两,煮乾,晒) 血竭(五钱) 桃仁(五钱) 红花(五钱)
上为末,和匀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辰砂为衣。每服七十丸,空心用醇酒送下。
5、【通经调气汤】治妇人经闭不通,併发热咳嗽。
当归(酒浸,一两) 生地(酒浸,一两) 川芎(一两) 白芍(酒浸,一两) 柴胡(八钱) 香附(便制,一两) 丹皮(八钱) 生芩(六钱) 黄柏(炒,六钱) 桃仁(一两) 知母(便炒,八钱) 牛膝(酒浸,八钱) 红花(二钱)
上锉十剂,水煎,空心一服,食远一服。
6、【加味八物汤】治经闭属虚热者。
即四君合四物,加柴胡、黄芩、小茴、香附是也。腹痛,加玄胡索、织壳、乾漆。呕吐噁心,加良薑、砂仁。手足麻痹恶寒,加肉桂。咳嗽,加杏仁、五味子、款冬花。
7、【归末破瘕汤】治妇人经水不通,腹中积块疼痛。
归尾(酒洗,一钱) 赤芍(一钱) 白芍(一钱) 青皮(一钱) 乌药(七分) 香附(醋炒,钱半) 三稜(一钱) 我术(醋煮,一钱) 官桂(五分) 苏木(五分) 红花(五分)
上锉一剂,水煎,入酒一锺,空心服。
8、【血竭散】(秘方) 治妇人血瘕作痛,脐下胀满,月经不行,发热体倦。
当归(八分) 桂心(六分) 芍药(炒,六分) 玄胡索(炒,四分) 血竭(六分) 蒲黄(炒,六分)
上为末,每服二钱,空心酒调下。
9、【通经丸】治经闭不通,及血块疼痛。
归尾 枣仁(去皮尖) 大黄(煨) 丹皮 乾漆(炒烟尽) 肉桂(各一两) 三稜(五钱) 我术(醋炒) 牛膝(各一两) 麝香(八分)
上为末,皂角五钱,芫花二钱,水煮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米汤送下。
10、【破血金丹】(秘方)(按此方治经闭腹有血块者) 治妇人月经不通,腹痛有块者。
香附(十两,醋製) 艾叶(四两,焙乾) 当归(二两,酒浸一宿,醋煮焙乾) 红花(一两,焙乾) 桃仁(一两,去皮尖)
上为末,醋糊为丸。每服二钱,淡醋汤送下,早晚各一服,经通药止。
11、【一醉饮】(刘桐川传)
托盘科根,锉一大剂,黄酒两碗煎至一碗,空心热服,汗出至足者立愈。
12、【通经秘方】
用大船上多年灰条,不拘多少,用炭火烧通红,淬入好烧酒内,取出待乾为末。每服三钱,好酒调下,空心服;第二服,红花酒调下;第三服,大黄酒调下。三次要见红,如神。
13、【芫花散】(秘方)治妇人虚羸有鬼胎,症块,经候不通。
芫花根三两,炒黄色为末。每服一钱,桃仁煎汤调下,当下恶物,神效。
14、【无极丸】(按此方治经闭专治之剂) 治妇人血块气疼,有爬床蓆,十指出血。
锦纹大黄(四两,每两用酒、醋、童便,盐水各煮七次,俱晒乾)
上合作一处,蒸之,晒乾,又蒸又晒,如此七次为末。用当归、熟地各一两半,浓煎汁一碗,煮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遇心疼气痛,用小茴香炒研七分,煎汤送下三十丸。有块者,一月之内,下小小血粒,自此除根不痛,经脉不行,红花汤下。
《云林神彀》
实证经闭宜:
1、通经四物用生黄,苏木红花织壳良,厚朴乌梅并织实,大黄黄芩官桂详。(十三味)
2、通经斑蝥 二十个(糯米炒过),四十九个生桃仁,大黄五钱九八酒,七九酒下用空心。(三味)
3、助经丸 用乳木茶,葱白巴豆五分佳,斑蝥五个捣一弹,绵裹绳系送阴家。(六味)
4、经水久不通,托盘科数根,酒煎空心服,汗出经如泉。
5、经水久不通,生地大黄同,三钱研细末,好酒下心空。
6、经水久不通,四两蒸大黄,五钱血竭没,为末水丸良。七十用何引,红花四物汤。
虚证经痛宜:
7、通经调气 四物宗,香附黄芩黄柏同,柴胡丹皮知母炒,牛膝红花桃仁功。(十三味)
8、养真汤 内四物主,香附陈皮知益母,伏苓小茴山茱萸,久服自然有滋补。(十味)
9、六味地黄丸(治妇女经闭不通,发热,痰嗽,吐血等症,依本方加木香、当归、桃仁、红花,久服奏效)。
暂无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