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嗽为临床常见病及多发病,以免疫力低下的小儿为主要发病人群。现代西医对小儿咳嗽多采用抗生素治疗,给予止咳化痰、平喘等消炎药物进行对症治疗。
但临床应用发现,因小儿药物吸收代谢能力较低,效果不太明显,易导致顽固性咳嗽发生,危害小儿机体健康。
小儿顽固性咳嗽一般指因小儿发生咽喉、支气管、肺部及全身性多种疾病引起咳嗽半月以上者,见于西医学的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等病。
中医认为,本病因小儿脏腑娇嫩,禀赋不足,形气未充,卫外功能尚弱,具有脾常不足、肺常不足的生理特点。随着生活条件、居住环境、饮食习惯及生活方式等的改变,加之体质虚弱,抵抗力低,引发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及肺炎等病的发生。又因病后失于调理,致肺体受损,肺阴耗伤,久咳不愈。
前情回顾
患者为6岁孩童,既往容易感冒,咳嗽,吃了1个月消炎药没好,后来在他处中药治疗,现在已经3个多月迁延不愈,找到我们问止中医。
来诊时,患儿有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咳嗽,既往有湿疹,现在没有。有痰咳不出来,突然闻到什么味道、刺激性的就阵咳,一次能咳嗽5min左右,剧烈咳嗽,少痰,咽炎,晨起严重,睡前严重,后半夜严重。扁桃体肿大。清鼻涕。体质虚弱,整日倦怠。肝火旺,脾气躁。容易上火。上半夜时常盗汗,踢被子。上半身出汗,上焦郁热。喜冷饮。日饮水600-800ml。容易放屁。小便黄。大便基本每天都有,先硬后软,大便黑。皮肤干,皮肤痒。易流鼻血。舌质红,苔白,少苔,有紫点,有芒刺,舌下瘀。
小小孩子,症状真不少。
▲ 中医大脑
中医人工智能辅助诊疗系统
常言“伤于风者,上先受之”,“风者,百病之长”,肺为娇脏,其气通于天,外合皮毛,不耐寒热,外邪犯于肺卫,肺气郁闭,宣肃失职,闭郁不宣,化热灼津,炼液成痰,加之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肺脾肾三脏功能不足,“肺为贮痰之器”,“脾为生痰之源”,“肾为生痰之根”,若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可致水液代谢障碍,痰饮积聚。
咳嗽是气道主要的防御性反射动作,能将呼吸道内的异物或分泌物排出体外。加之临床上很多患儿都经过一段时间抗生素治疗后,呼吸道炎症得到控制,但痰液却积聚在内,无法排出。由于痰液的存在,病邪未除,正气益虚,复感外邪,则病情加重,所以治疗必须祛痰除邪。化痰祛痰是治疗小儿顽固性咳嗽的重要方向。
疗效跟踪
一诊起效后,我继续守方治疗,至第三诊主症及间杂症都取得明显好转。
三诊后,患儿停了中药,打了新冠疫苗,免疫力降低,打完疫苗当天不舒服出汗着凉,体质虚弱复又感冒,咳嗽、皮肤干、皮肤痒再次出现,回来继续中药调理。
又经过两诊,患儿目前白天、夜晚基本不咳,清晨起床偶尔咳两声。继服药巩固后,现已痊愈。
希望小宝贝之后能健康成长。
点击预约邹媛医师
• • • 全文完 • • •
暂无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