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碧琴医师 | 治住院老人的严重肺部感染2例

咳嗽既有外感,又有内伤,“五脏皆令人咳”。《素问·咳论》曰:“皮毛者,肺之合也,皮毛先受邪气,邪气以从其合也。其寒饮食入胃,从肺脉上至于肺,则肺寒,肺寒则外内合邪,因而客之,则为肺咳”。意指外邪伤皮毛,可内伤于肺;寒冷的饮食进入胃中,亦可循肺之经脉上至于肺而发为咳嗽。为何从肺之经脉上至于肺呢?因为肺之经脉起于胃中。《灵枢·经脉》曰:“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上膈属肺”。



因此,咳嗽的病因主要就是两方面:外受寒邪,内伤寒饮。一个外邪,一个内邪,也就是“外内合邪”。《灵枢·百病始生》也表达了同样的意思:“形寒寒饮则伤肺”。《景岳全书》更是明确提出了咳嗽的辨证纲领:“咳嗽之要,止惟二证,一曰外感,一曰内伤”。



今日分享两个案例,皆是年老者,由于身体虚弱导致的咳、痰、发热等问题。



 案例一 

 肺部感染、胸腔积液、低蛋白血症 


患者X,老年男性,87岁,极度瘦,近1年开始咳嗽,痰极多,食欲差,近1个月加重伴发热,至今一共3次,不超过40度,昨天发热38 度。有汗,目前住院中。右肺中下肺感染,胸腔少量积液,低蛋白血症。


吃饭时流清涕,口不渴,大便软条状,1-2天1次。小便深黄色,尿频尿量少,排尿较费劲。夜尿2次。喝水呛咳,伴有痰音。精力特别差。喜甜食,最近一个月不吃干的食物,饭量减少。



2021年5月29日一诊治疗,用方如下:


▲ 中医大脑

中医人工智能辅助诊疗系统


2021年6月7日二诊时,患者家属代为反馈——


“食欲好些,再没有发烧过。喝水吃饭呛咳比原来好多了,最近痰好咳出,但不会吐出来。吃饭流清涕减少,但还有。


服药期间前三天上午鼻孔有血丝,最近没有。服药前两天大便次数多,不成形,最近大便1天1次,软条状、水冲就散。小便深黄色,尿频尿量少,排尿较费劲。夜尿2次。嗓子里一直有痰。脚水肿,睡一晚上后缓解。出院检查,右侧胸腔积液。炎症已基本吸收。”



其他家属都觉得老人家“大限已到”这次难关过不去了,但这位家属还想再尽尽力。我很能理解,我支持这样有孝心的子女!医患一起配合,一起努力。


▲ 中医大脑

中医人工智能辅助诊疗系统


2021年6月16日三诊,家属反馈——


“脚水肿减轻。食欲好,痰好咳出来,黄色粘稠易咳出,没有呼噜声,口水少些了。偶有吃饭呛咳。大便正常。余症同前。”


患者改善较为显著,本诊守方再进10剂。



老人家各方面恢复得都不错,脱离危险,六大健康标准趋于平稳。除了小孩子一样会有发愁喝药的时候。恭喜!


 

 案例二 

 昏迷、肺部严重感染 


患者X,是一位开颅术后持续昏迷状态的患者,长期卧床导致肺部感染。


具体情况是:“XXX,男,68岁。于2020-2-16日因脑出血在湖南省郴州市中心人民医院行开颅手术后,一直昏迷未醒。现出严重病发症,肝功下降,肺部感染严重,用嘴呼吸,生命垂危。近1周体温38-39度之间波动,有时呼吸急促,刺激他的喉咙能排出痰,拍后背能排黄色粘痰,平时吐白色痰涎。颈部有汗。小便黄能自己解出到尿袋排尿,大便3天扣一次,干硬,羊屎状便秘。心率80次/分,血氧饱和度93。最近1个多月皮肤起黄色水泡,自行用针戳破后涂碘伏。两手及两脚踝、脚背水肿、脚背肿的明显。能鼻饲用药。”



2021年6月29日一诊,用药如下:


▲ 中医大脑

中医人工智能辅助诊疗系统


2021年7月12日二诊,家属反馈变化——


“咳嗽呼吸好转,目前呼吸平稳、体温正常。白色的痰涎减少。拍后背吐出白色痰,总体痰较前减少。不能自行排大便,护工帮忙扣出时大便性状正常。脚部水肿时有时无。余症同前。6月10日出院时肝转安酶,胆红素高,现脚底部尚有皮肤发黄未退,天疱疮腿部也发一些。”


二诊守方再进7剂。



二诊汤药服完时,患者X的肺炎症状已消失。针对肺部感染的治疗结束。因患者仍旧处于昏迷状态,继续维持住院治疗。



 点击预约陈碧琴医师 









• • •  全文完  • • •



暂无回复

请在登录后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