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Z先生26岁,主诉是“剧烈头痛伴干呕2周”。患者主要的症状是左侧太阳穴连着周围的头皮胀痛2周。头痛在遇冷、遇风加重,同时左侧眼睛胀痛,痛甚时会伴有干呕。症状主要出现在早上起床后2-3小时,此后症状可自行缓解。病程期间服用过两周的中药(具体处方及剂量不详)和普萘洛尔,但自觉效果不佳。
其余症状伴有:
1 耳鸣(低频);
2 容易烦躁,想哭,容易上火;
3 入睡困难,梦多;
4 大便软、大便黏;
5 月舌质白淡,舌胖大,舌苔白厚腻,舌底静脉怒张。胖大舌苔厚腻舌苔白舌质白淡。
现代医学认为,太阳穴痛的原因有很多:例如感冒发热、五官出现问题、贫血、疲劳、血压异常等等情况都会导致出现太阳穴疼的问题。总而言之是因为机体受到了强烈的刺激,导致血管收缩所引起的。
传统医学分析患者病因:脾胃亏虚,生化不足,气血亏虚,不能上荣于头,脉络失养而致头痛。总体而言病机属气血亏虚,经络失养,不荣则痛。
中医治疗原则为有痛先治痛,故推高“晨起头痛”为主症。中医大脑处方如下:
▲ 中医大脑
中医人工智能辅助诊疗系统
初诊后回访患者:头痛稍微好转,恶心干呕出现的频率变少,睡眠梦多稍改善,其余病情无特殊变化。
患者青年男性,病程时间不长,为何服用药物后疗效甚微,这使我纳闷。但是整体来说病情有好转的趋势,所以第二诊我仍旧没有变动治疗方向。
▲ 中医大脑
中医人工智能辅助诊疗系统
回访:头痛基本消失
此后患者连续服用两诊药物后,我再回访得知:头痛基本消失。
目前患者因年底事务繁忙已暂停服药,但因担心病情反复,嘱患者继续巩固,但患者仍坚持先停药。当患者停药半月后,我再次回访患者,头痛情况仍相对稳定,目前只是因劳累后稍有不适。
《内经》称本病为“脑风”“首风”,《素问·风论》认为其病因乃外在风寒邪气犯于头脑而致。《素问·五脏生成》还提出“是以头痛巅疾,下虚上实”的病机。《诸病源候论》已认识到“风痰相结,上冲于头”可致头痛。
我将患者整个治疗的流程复盘:第一诊治疗效果并不理想;第二诊的时候,中医大脑推荐了一味中药:吴茱萸。《伤寒论》原文写道:“干呕,吐涎沬,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整方加入吴茱萸单味药完美地体现了中医遣方之“君臣佐使”的精美。《素问·至真要大论》说:“主药之谓君,佐君之谓臣,应臣之谓使。”元代李杲在《脾胃论》说:“君臣有序,相与宣摄,则可以御邪除病矣。”
患者目前看来效果还是很不错,情况基本稳定。但是停药后可能会因为劳累、饮食、心情的因素病情稍有反复。所以建议各位患者,如果时间及经济条件各方面都充足的话,还是要巩固体质、彻底祛除病根。
点击预约方岚医师
• • • 全文完 • • •
暂无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