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小承气汤与调胃承气汤的比较
《 伤寒论》中有三承气汤,即大承气汤、小承气汤、调胃承气汤。
大承气汤组方:大黄酒洗,四两(12g);厚朴去皮,炙,半斤(24g);枳实炙,五枚(12g);芒硝三合(9g)。出自《伤寒论》。
小承气汤组方:大黄,厚朴,枳实
调胃承气汤组方:芒硝,大黄,炙甘草
方剂区别分析
1)组方区别:大承气汤去芒硝就是小承气汤,调胃承气汤由芒硝、大黄、炙甘草组成,
2)主治区别:大承气汤属“ 峻下剂”---痞,满,燥,实之阳明热结重症;热结旁流证;里热实证之热厥,痉病或发狂等
小承气汤“轻下剂”---痞,满,燥,实之阳明热结轻症
调为承气汤---燥,实而无痞,满之证
3)功用区别:大承气汤—峻下热结
小承气汤---轻下热结,除满消痞
调胃承气汤---缓下热结
4)组方分析:
大承气汤—顾名思义,力量最大,能够承受亢奋之气的汤剂。大黄,为寒性的泻下药,大黄,为寒性的泻下药,可以清除肠道热邪、通腑泻下,为肠道的“清道夫”,清除肠道垃圾,有推陈致新的作用。枳实,可以增强肠道排泄的动力,增强肠道的蠕动,缓解腹胀。厚朴,亦可除气除胀,增强肠道的蠕动,与枳实有协同作用。芒硝,可以增加肠道的水分,使肠道湿润,软化肠道的有形的食积、粪块,使之容易排泄,与大黄有协同作用。
综观全方,大承气汤可以起到通腑泻热、软坚散结的作用,有“釜底抽薪”的功效。由于本方泻下作用非常强烈,所以用时一定辨证准确。大承气汤不可久服,久服伤胃气。若服后阳明亢奋的状态得以纠正,可根据病人当下状态,适当地调以平和之药善后。
小承气汤,顾名思义,力量相对小一点的承住亢盛之气的方子。小承气汤在药物组成上只比大承气汤少一味药:芒硝。芒硝是清热养津液最好的药物。大承气汤去掉芒硝后,其苦降的动性不变,而无收敛的特性,所以小承气汤为下气的方子,不能清除热气,服用小承气汤即使引起人体泻下,也是以下气为主。所以小承气汤可以治疗的只是气往外散,而没有产生躁动,更没有躁动伤津液。
调胃承气汤
调胃承气汤由芒硝、大黄、炙甘草组成,大承气汤去掉苦降下气的厚朴与枳实,加上甘缓之药甘草,整个方子苦甘寒,能够收住外散躁动的气,使气长时间安静地居于胃中,并保持胃肠的通畅与津液充足,故名为调胃承气。
5)记忆方歌:大承气汤大黄硝,枳实厚朴先煮好,峻下热结剂急存阴,阳明腑实重症疗;去硝名为小承气,轻下热结用之效;调胃承气硝黄草,缓下热结此方绕。
暂且写这么点,希望以后有实践再来重写
暂无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