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味肾气丸和六味地黄丸的对比 8/29课前作业 雅2 王永
根据中医学习大脑,八味肾气丸和六味地黄丸的单味药组成如下:
八味肾气丸:干地黄、山药、山茱萸、泽泻、牡丹皮、茯苓、桂枝、炮附子
六味地黄丸:熟地黄、山茱萸肉、山药、茯苓、牡丹皮、泽泻
方剂区别分析:
八味肾气丸去桂枝和炮附子即为六味地黄丸,地黄和桂附的比例为8:1的比例,且整个组方中阴药占比较多,阳药较少,有阴中求阳的意思,地黄补给肾水滋养肝木,山茱萸肉的酸收让肝不要太过,山药益气养阴,牡丹皮化瘀,茯苓、泽泻利水,有叶天士所讲“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之意。炮附子助阳补火,桂枝疏顺下焦气血,整个八味地黄丸有肾脏(坎卦)的意象;肾中不但有肾水,更有坎中真阳在,所以八味肾气丸是一个补肾非常好的方剂,且可以暖下焦,现代人很多上热下寒,腰膝酸冷,用八味地黄丸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
六味地黄丸是由宋代名医钱乙所创,收录在《小儿药证直诀》中,原名为地黄丸,原文如下:“肾怯失音,囟开不合,神不足,目中白睛多,面色 白等方”。熟地黄(八钱) 山萸肉 干山药(各四钱) 泽泻 牡丹皮 白茯苓(去皮各三钱)上为末,炼蜜丸,如梧子大,空心,温水化下三丸。
因为六味地黄丸去掉了桂枝、附子两味药,阴药为主导,补阴疏泻兼顾,补阴大于疏泄,在《小儿药证直诀》可用于小儿脑积水相关症状,因为一般认为小儿为“纯阳之体”,所以去了八味中的桂枝、炮附子两味阳药。现在很多人将六味地黄丸用于肾阴虚症候的调治。
现在说到补肾,很多人就想到六味地黄丸,尤其对于男同志来说。而现代人由于不良的生活习惯,比如空调、冰箱的过度使用,喜食冷饮、经常熬夜等,导致阳虚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很多人手足不温,对于这一类人来说,是非常不合适使用六味地黄丸的,尤其需要注意。
暂无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