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围性面瘫也就是西医说的面神经炎,主要表现为患侧面部表情肌瘫痪、口眼歪斜、额纹消失,不能皱额蹙眉,眼裂不能闭合或者闭合不全。周围性面瘫最常见的原因是感染性病变,多由潜伏在面神经感觉神经节病毒被激活引起。
本病,中医俗称歪嘴症。中医认为,本病多由正气不足、风寒痰浊侵袭于面部络脉所致。中医文献多将面瘫作为中风的主要症状之一,但仅见口眼歪斜,而无半身不遂。面瘫的发生与暴受风寒有关,应注意防寒,酒后、浴后应加保暖。平素痰多者,饮食清淡,少进肥甘厚味,以杜生痰之源。
我们先来看一下S女士的情况。
诱因:半月前因空调温度开的过低,出现牙痛。
主要症状:
1. 8天前开始感觉右边脸,嘴巴歪,开始针灸治疗;
2. 现:口角右歪,嘴巴漏风,眼睛闭不上,右眼皮下垂,右脸麻木,右边脸往下坠,右脸刺痛;牙痛。
其它伴随症状:
1. 怕热,出汗多,稍微活动汗出多,上半身汗多;
2. 口干口渴,喝水多;口苦,口黏;
3. 脾气急,生气;
4. 有时候容易感觉累;
5. 大便1天1次,正常;
6. 半夜醒1-2次,夜尿1-2次。
7. 右肩周炎,肩膀酸痛、僵硬;抬右胳膊酸。
经过详细问诊,S女士受凉后先牙痛,后来出现面瘫,西医属于病毒感染性面神经炎,在中医属于风寒之邪侵袭,导致面部经络阻塞,根本是正气亏虚,即“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另外S女士平时脾气急躁,上半身出汗多,怕热,口苦,少阳相火偏旺;口干口渴,喝水多,汗出多,怕热,阳明经病;即在有表证的同时,兼有少阳阳明合病,
初诊时,我选取了“面瘫-周围性颜面神经麻痹”为主症,中医大脑出方如下:
▲ 中医大脑
中医人工智能辅助诊疗系统
中医大脑开立的方剂在祛风散寒解表的同时,清解少阳、阳明。我另外配合问止通天再造丸,通开深部瘀堵的经络。
很多面瘫患者会有后遗症,一方面正气不足,另一方面就是经络瘀堵的较重,虽经治疗,但是经络深层的瘀堵仍然在,所以总会有脸木的后遗症。为防后遗症出现,本诊即用虫药强力疏通。
另外,我也嘱咐S女士继续针灸治疗。
服药第3天,S女士反馈大便次数增多。
服药5天后S女士复诊,情况如下:
1.面瘫较前好转,仍有一点漏气、眼睛闭合不上,右脸刺痛消失;牙痛好转;
2.出汗较前减轻;
3.口苦、口干好转,没有之前喝水多;
4.肩膀酸痛减轻;
5.大便1天2-3次,大便偏稀。
继续守方治疗。
二诊药服完后,S女士面瘫症状已完全消失,右边脸和左边脸已恢复成一样,所以停汤药。
但考虑经络中仍会有部分残留的瘀堵,为防止复发或后遗症的出现,遂嘱咐S女士,继续服用手中的通天再造丸,吃完即可停药。
由于现在人阳气亏虚的较多,程度也较重,而且夏天有空调、风扇,冬天又不注意保暖,所以体虚之人容易遭受风寒之邪的侵袭,面瘫的人也越来越多。
周围性面瘫好发人群:
1. 疲劳、焦虑、工作强度大的人群;
2. 中老年人:抵抗力下降,易受病毒感染,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病几率增加;
3. 有单纯疱疹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等感染史的人群。
出现以下症状,需要及时就医:
1. 面部表情肌瘫痪、口眼歪斜、额纹消失、不能皱额蹙眉、眼裂不能闭合或者闭合不全等症状,均应及时就医;
2. 发现乳突部疼痛或一侧颞部、面部疼痛,耳廓、外耳道感觉减退和外耳道、鼓膜疱疹、耳鸣、耳闷、听力下降或过敏,舌尖味觉消失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
3. 如果急性起病,表现为中枢性面瘫,且合并言语含糊、偏身无力、偏身感觉减退、复视等症状,考虑为脑血管病可能,尽早拨打120到神经内科急诊就诊。
日常防护:
1. 清淡饮食、低脂少油,多锻炼,提高机体抗病能力;
2. 避风寒;夏季如果空调温度太低或空调风长时间对着面部直吹,可能引起面瘫;寒冷季节注意颜面及耳后部位保暖,避免头朝风口窗隙久坐或睡眠,以防发病或复发;
3. 避免过劳。
• • • 全文完 • • •
问止养生推荐
人参枸杞原浆
搭配长白山人参,双元双营养
甄选宁夏中宁道地药用枸杞,搭配长白山5年鲜人参,约400粒鲜枸杞+3克鲜人参精粹1瓶人参枸杞原浆。纳米破壁技术,液态小分子,营养易吸收。0添加,浓浓原浆,不加1滴水!每天1~2瓶,把透支的身体补回来!
点击进入
问止书籍推荐
《AI岐黄·中医大脑重症医案集》
暂无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