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问五脏生成理解-雅3班-张小玲

心之合脉也,其荣色也,其主肾也。

肺之合皮也,其荣毛也,其主心也。

肝之合筋也,其荣爪也,其主肺也。

脾之合肉也,其荣唇也,其主肝也。

肾之合骨也,其荣发也,其主脾也。

笔记:心气所聚之处为血脉,表现为面上气色,水克火,所以肾能抑制心脏,肺所聚之处为皮肤,火炼金,肺受制于心,肝气所聚为筋,指甲为表征,金克木,受肺脏牵制,脾气所聚在肌肉,其华在唇,木克土,脾受肝牵制,肾所聚为骨骼,其华在发,土克水,受脾制约。

是故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多食酸,则肉胝(月刍)而唇揭;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此五味之所伤也。故心欲苦,肺欲辛,肝欲酸,脾欲甘,肾欲咸,此五味之所合也。

笔记:肾克心,吃过咸的食物表现在血会粘稠,血脂会厚。在脉会涩滑,肺克肝,过辣会抽筯,指甲枯萎,心克肺,过苦食物会皮肤枯萎,体毛脱落,多吃酸会肌肉萎缩嘴唇上卷,脾克肾,多吃甜会骨痛发落,此五味过及而不犹。

故人卧血归于肝,肝受血而能视,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摄。卧出而风吹之,血凝于肤者为痹,凝于脉者为泣,凝于足者为厥。此三者,血行而不得反其空,故为痹厥也。

笔记:肝血充足,魂守肝位,所以才能安眠,肝能化浊血为清血,故眼睛能看清视物,脚受血故足路有劲,手受血能握,血流注全身所以能自由活动,睡眠时血会归肝,若受凉,血液就无法透达皮表,则会出现麻痹的症状,风寒进入血管,血就流动慢则造成脚的血滞,就会脚冰凉,

头痛巅疾,下虚上实,过在足少阴巨阳,甚则入肾。徇蒙招尤,目冥耳聋,下实上虚,过在足少阳厥阴,甚则入肝。腹满(月真)胀,支膈胠胁、下厥上冒,过在足太阴阳明。咳嗽上气,厥在胸中,过在手阳明太阴。心烦头痛,病在膈中,过在手巨阳少阴。

笔记:之所以头痛因为上焦实下焦虚,病在肾经与膀胱经,严重会进入肾经,眼看不清视力减退,身体摇晃,头晕眩耳聋,因为下实而上虚,病在胆经与肝经,严重时病入肝,小肚子疼,胃胀,两胁苦满,因为血无法下行到脚,导致下体冰寒向上延伸到腹所致,病在脾和胃,病人咳嗽逆气不下,寒在胸中,胸为诸阳之所,病在大肠与肺,心烦头痛,病在胸膈的横隔上,津液不足造成,病在小肠和心。

夫脉之小大,滑涩浮沉,可以指别。五脏之象,可以类推。五脏相音,可以意识。五色微诊,可以目察。能合脉色,可以万全。

赤脉之至也,喘而坚。诊曰:有积气在中,时害于食名曰心痹。得之外疾,思虑而心虚,故邪从之。

白脉之至也,喘而浮。上虚下实,惊,有积气在胸中,喘而虚。名曰肺痹。寒热,得之醉而使内也。

青脉之至也。长而左右弹。有积气在心下,肢胠。名曰肝痹。得之寒湿,与疝同法。腰痛足清头痛。

黄脉之至也,大而虚。有积气在腹中,有厥气,名曰厥疝。女子同法,得之疾使四肢,汗出当风。

黑脉之至也,上坚而大。有积气在小腹与阴,名曰肾痹。得之沐浴,清水而卧。

凡相五色之奇脉,面黄目青,面黄目赤,面黄目白,面黄目黑者,皆不死也。面青目赤,面赤目白,面青目黑,面黑目白,面赤目青,皆死也。

笔记:五色变化用眼看,脉正常,色正,色脉相合一定健康,

心脉洪大力强而坚,如果脸颊通红,一定喘多因多余之积气停在胸中不散,或收饮食不当引气,或思虑过重心气损伤至虚,病邪乘虚而入选成心痹

面苍白脉浮无力,喘患不止,为下实上虚,上气不足病人易惊,血无法进入胸中而得,有往来寒热之状,为肺痹

面发青脉弦劲急,为气血不通,积滞于臂及胸胁处,久住寒湿之地,下焦寒且湿,与疝病同类必腰痛足冷头痛,为肝痹

面黄脉大而虚空,气血阻滞停聚少腹,寒气停留,四肢沉重倦怠,多因大污后当风,风邪入肌肉所为厥疝

面黑脉盛大有力又粗大,气血停于小腹与会阴,多冷水沐浴后立刻睡觉导致,为肾痹

面黄眼目青 面黄眼目红 面黄眼目白 面黄眼目黑 ,黄为土,土为胃气存在必不死,

面色青眼袋红 面色红而眼袋白 面色青而眼袋黑 面色黑而眼袋白 面色红眼周围青,胃气绝故不见黄必死之色

暂无回复

请在登录后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