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黃丸類方比較:
一、六味地黃丸
1、六味地黃丸組成:地黃、山藥、山茱萸、澤瀉、茯苓、丹皮
2、單味藥作用:三補:幹地黃補腎,山藥補脾,山茱萸補肝;
三瀉:澤瀉瀉腎,茯苓瀉脾,丹皮泄肝。
3、用量:幹地黃8;山藥、山茱萸4;澤瀉、茯苓、丹皮3。
4、作用:清肝排濕,排小便,除去陳舊的,補進新的,一升一降,一拉一扯,促進新陳代謝,且補多瀉少,整體方意是對肝脾腎的補虛。
地黃丸用於陰虛、盜汗,小兒常用。
二、八味地黃丸
1、六味地黃丸加入附子肉桂成八味地黃丸。肉桂強心陽,附子固陽,同時增加了能量和動力。應用於肾陽虛,手足冷,腰膝酸痛、少腹拘急、小便不利、尿頻等虛勞症,補瀉同用。增加一點青鹽入腎更好,主溫補腎陽。对的肉桂要求高質量,可以長期應用無副作用。還有治疗消渴之下消,喝多少水,小便多少,性功能喪失等。此方作為滋補腎陽的方劑應用非常廣泛。用此八味藥煮湯服用效果更加顯著。
2、思考:桂附地黃丸,也叫金匮腎氣丸,原方中用的是生地,不是熟地;用的不是肉桂,是桂枝。醫聖用桂枝是為了肝腎同治,在補腎的同時也升達腎氣。現在常用熟地代替生地,所用熟地的性質比較溫和,向裏收的力量比較強,所以有便秘時禁用。仲聖的八味腎氣丸是向外升發的,是補腎的同時注意流通,現在的腎氣丸改換藥後,用肉桂熟地,收斂力強,流通的力不足,但暖腎效果較好,這是仲聖的八味腎氣丸與現在八味地黃丸的區別。
三、十味地黃丸
十位地黃丸是由金匱腎氣丸加上牛膝、車前子構成。對滋補肝腎,治療下肢水腫、通利小便效果很好,常用於治療慢性腎炎;对治下消的效果更好。再加入細辛走竄、烏藥溫腎散寒行氣、益智仁鎖陽固精作用更佳。这是应用潜力非常好的方剂。
暂无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