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交流专区
  • 中医大脑
  • 大医小课
  • 班级板块
  • 申请入学
发帖
  • 登录
  • |
|
  • 交流专区
  • 中医大脑
  • 大医小课
  • 班级板块
  • 申请入学
  • 全部 45
  • 交流专区 13
  • 中医大脑 0
  • 大医小课 0
  • 班级板块 32
  • 全部 32
  • 第19次课课后作业 by 雅3申毅

    柴胡汤为主方 舌苔略黄可以加重黄芩,耳鸣可以增加磁石,如果睡眠不好可以增加酸枣仁。 头痛可以加一些川芎,活血止头痛。 小柴胡汤方中已经有半夏、生姜可以止呕,如果还有小腹胀的症状,可以加陈皮。 如此,使 ...用下方:柴胡,姜半夏,黄芩,党参,生姜,红枣,甘草,磁石,川芎 针刺穴位:听宫或听会,翳风,风池,中渚,太冲,足临泣,三阴交

    医案
    班级板块 41 0
  • 19课课后作业

    答: 根据患者来诊描述,诊断:肝阳上亢。 方药:小柴胡汤+山栀子、 茯神、 陈皮 针灸取穴:耳门、听宫、听会 太冲穴、丘墟穴、 太溪穴

    医案
    班级板块 44 0
  • 第19课后作业

    有患者来诊,主述是耳鸣,他同时伴有易怒、头痛、有反胃欲吐现象、口干苦、舌苔略黄、脉弦数等症状。请问根据上面的资料,可能用怎么样的针药组合来帮助他? 诊断:肝阳上亢、肝火旺盛、肝木侵脾土 方药:小柴胡汤+山栀子、 茯神、 陈皮 针灸取穴:听宫、太冲穴、丘墟穴 、百会、合谷

    笔记
    班级板块 29 0
  • 第19次课后作业-227雅好3班杨彤

    小柴胡汤,和解少阳,疏肝解郁,头痛加吴茱萸,反胃欲吐陈皮、半夏、生姜,口干麦冬、生地,口苦茵陈,湿热茯苓、泽泻。 结合龚廷贤先生肝火证用方:小柴胡汤+四物汤+山栀子、茯神、陈皮 取穴穴:耳门、足厥阴穴 足阳明穴,肝俞肾俞。

    笔记
    班级板块 47 0
  • 第19次课后作业 雅3班 张东

    诊断:属耳鸣实证 取穴:听宫、听会、耳门、太冲、丘虚 用方:小柴胡汤+川芎、芍药、黄连、竹茹、天麻、茯苓

    针灸中药
    班级板块 40 0
  • 第十九次课后作业227雅5白利锋

    病例分析我本人十六岁右耳耳鸣没有头疼口苦而是憋屈烦,吃西药没有用。后来记得观音耳根圆通。此处仅答题。1易怒头疼舌苔黄此是肾阴虚肝火盛肺妈妈需要强工作2反胃呕吐是脾胃受克制治疗法子1小柴胡四物汤加陈皮茯神栀子2知柏地黄丸加小柴胡3用听宫听会肝俞肾腧穴翳风穴太冲涌泉

    笔记
    班级板块 42 0
  • 第20课课前作业by217雅5韩霞

    请问: 您认为其四气是: □ 寒 ☑ 凉 □ 热 □ 温 □ 平 (五选一) 其五味是偏: ☑ 甘 □ 辛 □ 酸 □ 苦 □ 咸 (多选) 大麦仁:性味:味甘、性平 归经:归胃经、脾经、肝经 功效 ...:平胃止渴、消渴除热,具有益气、宽中、化食、回乳之功效,有助消化、平胃止渴、消渴除热等作用。 绿豆:为豆科一年生草本植物绿豆的种子。味甘,性寒。归心、胃经。功能清热解毒,消暑,利尿。本品清热解毒以消痈 ...肿,用治热毒疮痈肿痛;又善解热毒,为解毒良药;能清热消暑、除烦止渴,常用治暑热烦渴、尿赤等;有利水消肿之功,可用治小便不通、淋漓不畅、水肿等。 地瓜:【 性 】:平【 味 】:甘【归经】:脾,胃,大肠 ...量的糖、蛋白质、脂肪和各种维生素及矿物质,能有效地为人体所吸收,防治营养不良症,且能补中益气,对中焦脾胃亏虚、小儿疳积等病症有益;2. 宽肠通便:红薯经过蒸煮后,部分淀粉发生变化,与生食相比可增加40 ...所含黏液蛋白能保持血管壁的弹性,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红薯中的绿原酸,可抑制黑色素的产生,防止雀班和老人斑的出现。红著还能抑制肌肤老化,保持肌肤弹性,减缓机体的衰老进程。 冰糖:入脾、肺二经。性味

    讨论笔记林大栋
    班级板块 50 0
  • 第19次课后作业-227临证1班赵静

    今有患者来诊,主诉耳鸣,同时伴有易怒、头痛、反胃欲吐、口干苦,舌苔略黄,脉弦数等症状。 治疗取穴:耳门、听宫、听会、肾俞、翳风、太冲、丘墟 方药:小柴胡汤+四物汤+栀子、茯神、陈皮

    笔记
    班级板块 31 0
  • 第20次课前作业 雅2班 韩蓉珍

    今有患者来诊,主诉耳鸣,他同时伴有易怒,头痛,有反胃欲吐现象,口干苦,舌苔略黄,脉弦数等症状。 治疗取穴:耳门,听宫,侠谷,中诸,太冲,丘墟,肾俞,足三里,中腕 方药:小柴胡汤+四物汤 栀子 茯神 陈皮

    教程
    班级板块 37 0
  • 第19课课后作业-雅5-汪金平

    第19课课后作业-雅5-汪金平 今有患者来诊,主述是耳鸣,他同时伴有易怒、头痛、有反胃欲吐现象、口干苦、舌苔略黄、脉弦数等症状。 请问根据上面的资料,可能用怎么样的针药组合来帮助他? 穴位:太溪 、 阳陵泉、 足三里 方藥:小柴胡汤+安胃汤

    林大栋笔记
    班级板块 37 0
  • 12 3 4 >

热门话题

笔记讨论方剂中药医案林大栋教程精一书院针灸倪师工具体质

友情链接

问止书院 大医小课 问止官网
友情链接: 问止中医 大医小课 问止书院 中医之家

Copyright © 2019-2022 TechTCM 问止中医科技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014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