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苦是佛教所说的四苦之一。倘若平日里过得逍遥自在,对病苦便没有深刻的感受。当切身体验过疾病之苦以后,更知其中忧愁的滋味。作家史铁生在「病隙碎笔」中描述过这份滋味:“生病的经验是一步步懂得满足。发烧了,才知道不发烧的日子多么清爽。咳嗽了,才体会不咳嗽的嗓子多么安详。”
凡事先有因才有果,疾病发生的原因通常都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黄帝内经·灵枢」中[①][②]认为产生疾病的基本原因主要是外感和内伤两方面。从外感来的都是邪气比如风寒、暑湿、燥火,内伤是从饮食失宜、情志失调、劳逸过度等方面来。
生病一定是坏事吗?疾病带给我们的不是肉体的痛苦,而是生命的成长。只要聆听身体的声音,探索疾病背后的成因,就能从中找回真实的自我。接受苦痛,学会和疾病打交道,亦不失为一种生活的智慧,一种积极明媚的心态。
[金句] 夫百病之所始生者,必起于燥温寒暑风雨,阴阳喜怒,饮食居处。
[出处] 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第四十四
[分类] 病因学
[说明] 疾病发生的基本原因。
[金句] 夫百病之始生也,皆生于风雨寒暑,清湿喜怒。
[出处] 灵枢·百病始生第六十六
[分类] 病因学
[说明] 疾病发生的基本原因。
暂无回复